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高恒多年根雕情结 成就创业梦想
作者:佚名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14/3/20 11:27:11  文章录入:admin  责任编辑:admin

    高恒介绍说,崖柏,是扎根在太行山脉的岩石里,生长在悬崖上的柏树,因为生长条件恶劣,它们就顺着石缝努力扎根吸取营养,生命力特别顽强。“崖柏顺着石缝生长,它们的根是特殊的扁根。”高恒说,因为生长时“顺势而为”,崖柏的根一般都是硬度适中、纹理漂亮、造型古朴沧桑,在做根艺时,有很强的可塑性。

    创建网站让他的根雕名扬全国

    高恒的根雕厂建起来了,根雕作品也都做得非常精致,可前来订货的客户却不是很理想。“我发现前来订货的大多数是本地或周边的客户,那么该如何把更多省市的客户吸引来呢?”就在高恒一筹莫展之际,年轻的邻居建议他创建自己的网站。

    邻居的一句话提醒了他。2008年10月,高恒的崖柏根雕网站建起来了。如今6年过去了,高恒对根艺越来越痴迷,他走遍南方诸省考察根艺的制作技术,并筹建了一个小小的根雕展馆,重点打造太行山脉特产“崖柏”根艺,并将其推向全国。如今,高恒的作品大都是崖柏做的。细数作品,他觉得现在的创作风格已成熟了很多。为了将自己的宝贝妥善保管,高恒还租来了五亩地,并盖了几间屋子,专门盛放自己的根雕作品,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展馆。他的作品从“掌中宝”到“巨无霸”,小的小巧玲珑,可置于案头和掌中玩赏;大的两米多高,雄浑古朴。“我现在筛选了一些‘镇馆之宝’,都留在我自建的小展馆里,朋友来时,让他们都能看到。”高恒说,这些作品有“情系阴阳”、“火炬”和“舞”等。

    这几年,除了作品风格逐渐成熟,高恒用在创作上的技术也有了很大改变。高恒走遍云南、广西、福建、浙江等地的根雕市场,学习了很多技术。他说,现在自己引进了一些机械做打磨工作,并用一种高压水枪来做树根的去土、去皮工作,大大节省了创作时间。“我的每件作品都很有光泽,好多来参观的同行问我是不是上蜡了,我告诉他们,这都是我自己打磨出来的。”井陉矿区的根雕久负盛名,但都是纯手工,因此加工效率低下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高恒把半机械加工引入,很快便带动了山区根雕经济。

    让高恒最为骄傲的是,他的作品还闯进了台湾、香港和澳门。“要知道一般来说根雕市场,主要以南方的作品为主,可现在咱太行山里的根雕也名扬天下了。”说到这里,高恒语气中充满了自豪。

    想建河北崖柏根雕艺术博物馆

    创业的成功,也让高恒的生活得到了改变,这种改变不单单是经济上的,更多是精神上的。“原来我没有啥别的兴趣爱好,整天不知道该干点啥,除了打麻将就是聊大天儿,自从迷上了根艺,我每天忙忙碌碌,过得特别充实。”高恒说,树根经过艺术创作才成为根艺作品,作品需要打磨,在打磨作品的同时,觉得自己的性格也在不断进行打磨,变得越来越沉稳、圆润。

    通过根雕,高恒也结交了全国各地一大批朋友。他自豪地说,北京根艺协会的几名朋友,得知他用太行山特产崖柏做原料后,专门找过来共同探讨。此外,凡是遇到前来取经的“根友”,无论熟识与否,高恒都从不保守,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来访者。甚至还帮根友改制工具,代加工半成品。高恒一直信服一句话:形成规模才有市场。就这样在他的带动下,井陉矿区周边的十几家根雕专业户都联合起来,形成了“根雕联盟”。

    不久前,在石家庄举行的第二届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,还展出了高恒的根艺作品。如今高恒不仅有着属于自己的恒艺崖柏公司,还有着属于自己的崖柏网站,接下来他还想建立一个河北省崖柏根雕艺术博物馆。“我要让河北省的这个土特产名扬天下。”

上一页  [1] [2] 
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