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化石类赏石(二)
作者:佚名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15/1/12 14:06:46  文章录入:admin  责任编辑:admin

    四、苔藓虫类

    (一)概述
    无脊椎动物的一个门。外形很像苔藓植物,故名苔藓虫。所有苔藓虫全为由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,亦称“群虫”。群体的骨骼部分称硬体,多为钙质或几丁质,可以保存为化石、硬体由许多个体分泌的虫室组成,外形呈树枝状、块状、球状、半球状、薄片状及网状等。小者仅数毫米,大者可达数百毫米。表面具尖峰,突起或斑点。虫室呈管状,直径不超过1毫米,长达数毫米至数十毫米。我国奥陶纪至三迭纪海相地层中均发现有苔藓虫化石,晚古生代地层中较为丰富。
    我区苔藓虫化石也很丰富,共有3目8科23属72种,其中新种有阿巴嘎笛苔藓虫、中国角板苔藓虫、窄管苔藓虫、优美疑难苔藓虫、精致窗格苔藓虫、多变窗格苔藓虫、内蒙古半筛苔藓虫、西乌珠穆沁曲囊苔藓虫、长杆扭曲苔藓虫、星形萨福德苔藓虫等等48种。
    (二)实例
    1 、阿巴嘎笛苔藓虫:块状硬体,群体成层状。室口近圆形。管体延长方向似笛,横截面若群星灿烂。产于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查干诺尔,下二迭统哲斯组地层中。
    2 、中国角板苔藓虫:硬体呈网状,具有多边形窗口。窗口呈不规则的圆角长方形,有时变形成花瓣状。产于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珠穆沁旗盐池北山,下二迭统格根敖包组地层中。
    3 、精致窗格苔藓虫:硬体呈细密网格状,枝纤细,枝与横枝皆呈棱角状高于岩石表面。虫室相对,窗口为圆角长方形。虫室呈长方形,少数五边形,对生。产于东乌珠穆沁旗东方红乡德勒山,下泥盆统敖包亭浑迪组地层中。
    4 、长杆扭曲苔藓虫:硬体呈长杆状,窗口近圆形或卵圆形。产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,下二迭统地层中。该她层中尚产星形萨福德苔藓虫(硬体呈圆筒状)。
    (三)鉴赏
苔藓虫化石从岩石中风化出来后,其树枝状、球状、半球狱、圆筒状集合体均有观赏价值。化石硬度比岩石(灰岩、泥灰岩)略高,风化后凸起于岩石表面,也有观赏价值。与原岩井起,经天然研磨或人工打磨后亦有一定观赏价值。

    五、腕足类

    (一)概述
    无脊椎动物的一门,全为海生单体动物。软件有两个施劳的腕,司呼吸和捕食之用,但早期研究者误以为腕与软体动脚的足相当,是用来行走的,故取名腕足。软体被两个几丁磷灰质或钙质外壳所包围,多保存为化石。外壳形状为近方形、圆形、三角形等,一般壳长50毫米,小的仅5毫米,大者可达80毫米,最大可达375毫米。两壳大小不等,每壳左右对称。大的称腹壳或茎壳,小者称背壳或腕壳,因腕附着其上。根据两壳凹凸情况不同可划分出四种类型:两壳凸度相等的称双凸型,背壳凹,腹壳凸的称凹凸型,背壳平、腹壳凸的称平凸型;幼年期背壳凹、腹壳凸,成年期背壳凸、腹壳凹的称为双曲型。壳体中央常产生凹陷的中槽及凸隆的中隆,中槽多见于腹壳,中隆多见于背壳。两壳前方开闭时,后方相联的线称铰合线,铰合线与壳咏之间的三角面称为铰合面。壳面光滑或具有放射状壳纹、壳线、壳褶及同心纹、同心线、同心层,壳皱等纹理,有的具有壳刺。我国古生代海相地层中腕足类化石极其丰富,对于古生代地层划分对比有重要意义。
    我区腕足类化石也相当丰富,计有10目80科100余属550余种,其中新种就有余太魏斯顿贝具、秀美三叉贝、乌兰察布纹石燕、巨大兴安石燕、乌斯尼黑弯嘴贝、克什克腾海登贝、哲斯网格长身贝等300余种。
    (二)实例
    l 、余太魏斯顿贝:贝体呈卵形,个体中等大小,壳长和宽皆8毫米左右。后侧缘微弯曲,在咏部形成一个120度的角。壳质厚。壳面饰有突起的生长纹及微波浪状细纹,表层脱落后可见细放射纹。产于乌拉特前旗大余太乡拴马桩,中寒武统石灰岩中。同层还有爱拉形魏斯顿贝、五角魏斯顿贝和强壮魏斯顿贝等品种。
    2 、秀美三叉贝:个体中等大小(10—30mm) ,圆五角形。贝壳中等突起,最大突部靠前。喙部肿胀。产于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西山地区,下泥盆统敖包亭浑迪组和中泥盆统温都尔敖包特组石灰岩中。同层位中尚有凸隆三叉贝、多褶三叉贝等种属。
    3 、乌兰察布纹石燕:贝体小到中等大小(10—20毫米) , 宽略大于长。轮廓呈横卵圆形,贝壳中隆显著。壳上有细密放射状纹。产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西庄沟,上志留统巴特敖包群西别河组肉红色石灰岩中。同层位中还产有东方南方贝、内蒙古小无洞贝、多毛准龙骨贝、平凸准携螺贝、隐藏蒙古咀贝(均为新种)等化石品种。
    4 、巨大兴安石燕:贝体大,宽达80毫米,横向伸展,轮廓为横半圆形。同心线发育,有细放射纹。产于锡林郭勒盟东方红乡才伦郭少,中泥盆统塔尔巴格特组石灰岩中。同层位及下泥盆统灰岩中尚产有中褶腕石燕,大型拟石燕、乌利亚斯太小刺贝、中华游饰石燕,肥胖巅石燕等新种腕足类化石。
    5 、乌斯尼黑弯嘴贝:贝体较小,壳宽20毫米,形状为不规则三角形。腹喙尖伸弯曲。与宽厚弯嘴贝(大型,大于30毫米)伴生。产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乌斯尼黑,中石统本图组石灰岩中。同层还产有鼓凸准直贝、圆锥弯嘴贝等新品种。
    6 、克什克腾海登贝:贝体中等,宽23毫米。轮廓近圆形。腹壳凸高,背壳强凹。具有简单、平均宽约1毫米的壳线。产守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,下二迭统石灰岩中。该地层中尚产达里诺尔贝,细线光滑长身贝,达里诺尔围脊贝、长刺瓦刚贝等新品种。
    7 、哲斯网格长身贝:贝体中等,壳宽36毫米,轮廓近横圆形。腹壳弯曲,主端尖伸。同心线明显,壳面上有放射线。产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哲斯敖包和宝音托一带石灰岩中,同层尚有次褶网带贝、巨大狭体贝、优秀珂支长身贝、长刺波斯通贝、具槽瓦刚贝、卵形小石燕、哲斯围脊贝等新品种。
    (三)鉴赏
贝体较大者,其壳的形状,生长纹、放射纹和弯曲的缘部都具有观赏价值。贝体较小者,与岩石一起经过自然磨蚀和人工打磨,也具有一定观赏价值。

    六、双壳类

    (一)概述
    双壳类是软体动物门的一个纲,根据该类动物具有两个壳瓣而命名。个体大小差异很大,小的仅2—3毫米,大者可达2米以上。软体外一般具有两个相互对称、大小相等、凸度相同的外壳,而每一壳的前后两侧多不对称。壳形变化很大,多为圆形、椭圆形、三角形或扇形等。双壳类最先生长成的的壳尖,称为壳嘴,一般指向前方,也有彼此相对或向后弯者。壳嘴附近的凸起部分称为壳顶。壳面一般带有同心圆形或略偏心的生长线和同心线,有时具放射状褶脊或棱脊,有时尚有瘤、刺等装饰。双壳纲全为水生,大部分生活于海水,少部分生活在半咸水或淡水,分布广泛。从寒武纪至现代均有分布,以中生代最为繁盛。
    我区双壳类化石也较为丰富,计有5目11科19属30种,其中新种有德勒类栗蛤、宽线伟肌蛤、内蒙古类铰蛤、德勒类铰蛤、才伦郭少壳菜蛤、木哈尔褶翼蛤、内蒙古褶翼蛤、巨大褶翼蛤、才伦郭少琴海扇、达里诺尔燕海扇、不规则束棱海扇、座五线群海扇、内蒙古后直蛙、才伦郭少前燕蛤等14种。
    (二)实例
    1 、宽线伟肌蛤:壳较大,长41毫米,高50毫米。近圆形,颧凸。壳面具有宽放射脊和同心生长线。产于锡林郭勒盟东坞珠穆沁旗德勒山,下泥盆组敖包亭迪组石灰岩中。同层位请产德勒类栗蛤、内蒙古类铰蛤、巨大褶翼蛤、内蒙古后直蛙蟒新种。
    2 、达里诺尔燕海扇:壳小,长17毫米,高13毫米。壳形沂于横的长方形。壳面有间隔较宽的射线及同心线,并有同心纹,产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,下二迭统哲斯组石灰岩中。
    3 、不规则束棱海扇:壳近圆形,壳长49毫米,壳高47毫米,微凸。铰合线直而长。壳面饰纹有束状放射线及同心生求纹。产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乌斯泥黑石灰窑,上石烤统阿木山组石灰岩中。
    (三)鉴赏
    较大个体其放射纹,同心线、弯嘴等具有观赏价值。较小个体经天然风化、流水研磨或人工打磨后,与围岩一起的群体化石,也有一定观赏价值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